清华大学是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顶尖综合性大学,而关于其建校史,很多人都知道是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所建的留美预备学堂而来的,那么关于其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具体经过又是怎样的呢??

a87136ce10b04589bdb36c63dfaf43f6.jpg

先来看一下清华二字的来历。清华大学的清华二字的来源能够追溯到万历年间,我们都知道万历中兴,而帮助实现这一局面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张居正,另一个是万历的母亲李太后,而李太后的父亲叫做李伟,此人作为明朝著名的外戚,历来名声不好,但此人有一个圆子却很出名,那就是清华园,这个清华园在清朝改名为殇春园,后被英法联军焚毁,现如今知道它来历的也不多了,不过它清华的名字还是被后人借鉴了,后来咸丰皇帝将康熙年间所建的熙春园送给自己的小儿子时,改用了清华园的名字,而关于当初李伟为何将自己的园子命名为清华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说法,或许在于万历年间晋封为武清侯的他有感于自己从瓦匠工到封公拜爵的感慨,取了爵位中的一个清字,而清华二字连起来又有清秀,清新之意,“岩壑闲远,水石清华。”“呼吸清华,有以期百年之寿。”也或者是直接信用了东晋谢混作《游西池》诗,有“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中的水木清华二字。

前面提到熙春园在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但仍旧是皇家园林,并且一直到道光年间,其都是作为圆明五园的一部分只是后来独立了出去,伯位置并没有改变,因此清华大学就在圆明园遗址旁边并不奇怪,只是同作为皇家园林的两所园子后来的境遇差别这么大,不得不令人唏嘘,后来清华园之所以能成为学校,首先要感谢一位国务卿和一位外交官,即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和当时清朝驻美大使梁诚,1904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认为辛丑条约的庚子赔款赔款已超过美国应得到的部分,索要过多,并告诉大清驻美公使梁诚。梁诚得知后,几番据理力争要求美国退回,最终到1905年,终于使得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同意将一千万美元的赔款逐年退回。

四年后的1909年,清朝外务部开始统筹留美学堂建设事务,一边在清华园的基础上建造学校,一面组织学生上课,老师基本上都是美国的外聘老师,到了1911年四月,学校各方面已经初具雏形。但仅仅六个月后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迅速垮台,至此兴建清华的任务也交到了北洋政府手里,一直到1928年蒋介石国民政府接手清华前,清华还是在北洋政府手中得到了大发展的,虽然发生了一些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惨案,但清华学堂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的,二十年代曹云祥任校长期间,在留美预备部的基础上增加了大学部和国学研究所(国学四大导师),并在之后增设院系,成为完全的综合性大学,而清华大学的校训最终也采取了梁启超1914年在清华以君子为主题的演讲中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话。1928年国民政府接手清华,改名为国立清华,并在之后由于师生反对不透明的董事会制度,最终清华被民国教育部全权接管,1931年梅贻琦任校长,并按照教授治校的原则使清华大学成为一个大师云集的综合性高校,到了1948年底解放军进入北京后,梅贻琦在十二月二十一日离开清华告别了自己任职十七年的清华校园。

后来其实清华的路走得还是挺曲折的,不过到了新世纪我们还是意识到了一些教学理念的问题,也在试图改变,只是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那份惬意已经很难找到了。

  • 评论列表 (0)

留言评论